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它们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呢?
🔥 近日,全国各地气象预警频频发布暴雨信息,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当你听到"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这些术语时,是否真正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呢?这些不同等级的暴雨,它们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呢?为什么同样的降雨量,在不同地区会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篇资讯将为你详细解读暴雨的等级划分,帮你做好应对准备!
🌧️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最基本的概念:在气象上,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mm) 为单位。这意味着1毫米的降水量,表示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 暴雨等级的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统一标准,降雨按降水量大小可分为六个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 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99.9毫米)
暴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50~99.9毫米的降雨过程。按照12小时降水量计算,则是30~70毫米。
直观感受:暴雨来临时,雨如倾盆,雨声猛烈,打开窗户说话时,声音会被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地面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经常会有水外溢的现象。
💧💧 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100~249.9毫米)
当24小时降水量达到100~249.9毫米时,就升级为"大暴雨"了。按12小时降水量计算,则是70~140毫米。
直观感受:大暴雨时,雨势极其猛烈,路面迅速形成深厚积水,低洼地带可能很快被淹没,排水系统面临极大压力,容易出现严重内涝。
💧💧💧 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250毫米)
特大暴雨是最高级别的暴雨等级,指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过程。按照12小时降水量计算,则是大于140毫米。
直观感受: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经济损失。
2️⃣ 其他降雨等级简介
为了更好地理解暴雨等级,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其他降雨等级的划分:
- 小雨:24小时降水量小于10毫米。雨点清晰可见,落地不会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檐只有滴水。
- 中雨:24小时降水量10~24.9毫米。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地会四溅,洼地积水较快。
- 大雨:24小时降水量25~49.9毫米。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
3️⃣ 为什么同样的雨量,感受却不同?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同样是50毫米的降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降雨强度不同:70毫米降水如果在1小时内集中落下,城市低洼路段积水会迅速上涨;如果均匀分布在24小时内,雨势就没那么急。
- 地域差异:200毫米降雨对东南沿海居民可能较常见,但对北方某些地区可能相当于一年的降水量。
- 地面环境不同:城市地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下渗,更容易形成内涝;而土质疏松地区,雨水可能不易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引发山体滑坡。
- 排水能力差异:不同城市的排水系统容量和效率不同,应对强降雨的能力也有差异。
4️⃣ 暴雨防范全攻略
📌 暴雨来临前
-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 做好应急准备: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高处。
- 关注预警信息: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做好相应准备。
📌 暴雨来临时
- 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 注意安全:在山区旅游时,要特别注意防范山洪。如果发现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须高度警惕。
- 驾驶注意事项: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 暴雨过后
- 检查环境安全: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受损,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注意卫生防疫:暴雨过后可能带来水源污染,注意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卫生。
- 及时清理消毒:对被积水淹过的物品和空间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5️⃣ 我国暴雨分布特点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几乎各地都有暴雨出现,但分布很不均匀:
- 时间分布: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
- 地域分布:华南地区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
✨ 结语
了解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降水量划分标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也能提高我们的防灾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同样数值的降雨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完全不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降雨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可能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希望这篇资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暴雨等级,当下次听到"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时,你不仅能知道它们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还能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记住,面对极端天气,提前预防比事后应对更重要!你们家乡的暴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有没有经历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暴雨天气?欢迎分享你的经历和应对技巧!
声明:
1.本文由广西途趣旅游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33830489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