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在清朝属于太平府?行政区划演变全解析
寻迹左江:清代太平府辖地的历史轨迹 🏞️
当人们翻阅广西的历史地图,目光停留在左江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崇左在清朝属于太平府?行政区划演变全解析"——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一个地名的前世今生,更牵动着整个广西西南部地区数百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变迁。从明代初设的太平府到民国时期的改制,从土司林立到改土归流,崇左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如同一幅精彩的历史画卷,展现着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智慧。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深入解析这段波澜壮阔的行政区划演变史。
1. 明代奠基:太平府的设立与初期格局 🏛️
太平府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其建立标志着中央王朝对左江流域的直接管辖:
① ➤ 洪武二年(1369年):改太平路为太平府,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② ➤ 辖域范围:初辖州县包括崇善、左州、养利州、永康州、上石西州、下石西州、思同州等
③ ➤ 土司制度:境内设太平、安平、万承等数十个土巡检司,形成流土并治格局
④ ➤ 军事地位:作为边防重镇,设有太平守御千户所,防范安南(今越南)
2. 清代鼎盛:太平府的完善与繁荣时期 🎯
清代太平府达到全盛,行政区划日趋完善:
① ➤ 康熙时期:沿袭明制,太平府下辖4州、1县、26土司
② ➤ 雍正时期(1723-1735):推行改土归流,永康州改土归流设流官
③ ➤ 乾隆时期(1736-1795):辖境稳定,包括:
① 府直辖:崇善县(今崇左市区)
② 州级:左州、养利州、永康州
③ 土州:太平、安平、万承等16个土州
④ 土县:罗阳土县
⑤ 土巡检司:上龙、金龙等8土司
➤ 嘉庆时期:编纂《太平府志》,详细记载辖区建制
3. 辖境详情:清代太平府的地理范围 🗺️
太平府在清代的管辖范围相当广阔:
① ➤ 东界:接南宁府永淳县、横州
② ➤ 西界:邻镇安府(今德保县)
③ ➤ 南界:与安南国接壤,边境线长达200余里
④ ➤ 北界:接思恩府武缘县(今武鸣区)
⑤ ➤ 面积: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比如今崇左市大30%
4. 行政中心:府治崇善县的历史地位 🏘️
崇善县作为太平府治所,具有特殊地位:
① ➤ 县治所在:今崇左市江州区太平街道
② ➤ 城池建设:明代筑土城,清代乾隆年间改建石城
③ ➤ 衙署布局:府衙、县衙同城而治,建有文庙、武庙等礼制建筑
④ ➤ 经济功能:左江水运枢纽,桂西南商品集散中心
5. 改土归流:清代治理体系的重大变革 🔄
雍正至光绪年间,太平府经历了一系列改制:
① ➤ 雍正五年(1727年):永康土州改土归流,设永康州
② ➤ 雍正七年(1729年):上龙、金龙土司改流,归属崇善县
③ ➤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下石西州改流,并入宁明州
④ ➤ 清末时期:太平府仍保留15个土司,直至民国才完全改流
6. 文化教育:太平府的文治建设 📚
清代太平府重视文教发展:
① ➤ 府学建立: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太平府学
② ➤ 书院兴盛:设立丽江书院、桂香书院等著名学府
③ ➤ 科举成就:有清一代,太平府辖区出进士9人,举人127人
④ ➤ 民族教育:在土司地区设立义学,推广儒学教育
7. 军事边防:南疆要塞的防御体系 ⚔️
太平府作为边防重镇,军事地位突出:
① ➤ 边境关隘:设镇南关、平而关、水口关三大关隘
② ➤ 驻军配置:驻有绿营兵、土兵等多支武装力量
③ ➤ 边防设施:修筑炮台、烽火台等防御工事
④ ➤ 中越往来:管理边境贸易与使节往来
8. 民国变革:太平府的改制与终结 🕰️
民国时期,太平府完成历史使命:
① ➤ 民国元年(1912年):撤太平府,设太平府军政分府
② ➤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归属镇南道
③ ➤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县,原辖区各县直属于省
④ ➤ 1951年:崇善县与左县合并为崇左县,开启新纪元
结语:从太平府到崇左市的历史传承 🌉
回望历史,清代崇左地区确实属于太平府管辖,且是府治所在地。这片土地经历了从土司林立到流官治理,从边陲要塞到开放前沿的沧桑巨变。太平府的历史不仅是行政区划的演变史,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生动体现。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崇左的左江岸边,仍能看到太平府古城墙的遗迹;当我们探访土司衙门旧址,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段行政区划演变史告诉我们:崇左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太平府到崇左市,变的是名称和建制,不变的是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
声明:
1.本文由广西途趣旅游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33830489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