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宁明县古代叫什么?从'羁縻州'到现代县
探寻边境古城:宁明县名的千年变迁史 🏞️
当游客站在宁明县巍峨的花山岩画前,或是漫步在明江河畔时,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历史疑问:"崇左宁明县古代叫什么?从'羁縻州'到现代县"——这个位于中越边境的县城,其名称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历史变迁?从唐代的羁縻州到宋代的土司制度,从明清的府县建制到现代的民族自治,宁明县的名称演变如同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历程。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探寻这片土地从古老羁縻州到现代县制的完整演变过程。
1. 唐代溯源:思明州的最初设立 🏛️
宁明地区的建置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中期:
① ➤ 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思明州,属邕州都督府管辖
② ➤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正式列入羁縻州建制,由当地壮族酋长世袭治理
③ ➤ 辖境范围:包括今宁明、凭祥、龙州等左江流域地区
④ ➤ 名称由来:"思明"取自壮语"溪流汇聚之地"的音译
2. 宋代沿革:土司制度的初步形成 📜
宋代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羁縻政策:
① ➤ 开宝九年(976年):重新确认思明州建制,属邕州左江道
② ➤ 政和年间(1111-1118年):设思明路军民总管府,提升行政级别
③ ➤ 土官制度:黄氏土司开始世袭统治,延续至清代
④ ➤ 边境贸易:成为宋朝与交趾(越南)边境贸易的重要节点
3. 元代变革:思明路的确立与扩展 🗺️
元代对边疆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
① ➤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思明州为思明路,设路治于今宁明县城
② ➤ 辖境扩大:下辖思明州、思陵州、上石西州等七州
③ ➤ 军事地位:设立思明路军民万户府,加强边境防御
④ ➤ 驿道建设:成为云南、广西、交趾三地交通枢纽
4. 明代鼎盛:思明府的设立与繁荣 🎯
明代是思明地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① ➤ 洪武二年(1369年):改思明路为思明府,直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② ➤ 府治建设:修筑砖石城墙,建府衙、文庙、武庙等建筑
③ ➤ 经济繁荣:明江航运发达,成为左江流域重要商品集散地
④ ➤ 文化兴盛:设立府学,推广儒学教育,科举人才辈出
5. 清代改制:思明府到宁明州的演变 🔄
清代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
① ➤ 雍正五年(1727年):实行改土归流,降思明府为思明州
② ➤ 雍正十年(1732年):改思明州为宁明州,属太平府管辖
③ ➤ 名称由来:为避免与厦门思明区重名,取"边疆安宁"之意
④ ➤ 辖境调整:原辖地析置明江厅、思陵土州等行政单位
6. 民国变革:从宁明州到宁明县 🕰️
民国时期完成从州到县的转变:
① ➤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改宁明州为宁明县
② ➤ 民国二年(1913年):属镇南道管辖
③ ➤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广西省政府
④ ➤ 区划调整:1928年将原明江厅辖地并入宁明县
7. 当代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新阶段 🌟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调整:
① ➤ 1951年:与明江县、凭祥县合并为镇南县
② ➤ 1952年:恢复宁明县建制,属崇左专区
③ ➤ 1958年:成立宁明僮族瑶族自治县(1965年改称壮族瑶族自治县)
④ ➤ 2002年:属崇左市管辖,为边境重要开放县份
8. 文化传承:历史地名的人文印记 📚
宁明县的历史地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① ➤ 花山岩画: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文化遗产,2016年入选世界遗产
② ➤ 古城遗址:保存有思明府城墙、土司衙门等历史遗迹
③ ➤ 民族记忆:壮族的天琴文化、歌圩文化延续千年
④ ➤ 边境文化:中越边民互市,形成独特的跨境文化
结语:从羁縻州到现代县的千年传承 🌉
回望宁明县的千年变迁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唐代思明州到现代宁明县的完整发展脉络。这片土地的名称演变,不仅是行政区划调整的记录,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生动体现。从羁縻州到土司制度,从改土归流到现代县制,每一步变迁都凝聚着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智慧,也记录着当地壮族同胞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今日的宁明县,既保存着花山岩画的古老记忆,又焕发着边境开放的现代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见证。当我们深入了解"崇左宁明县古代叫什么"这个问题时,实际上是在解读一部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部民族融合的进步史,一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教科书。
声明:
1.本文由广西途趣旅游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33830489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