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旅游攻略 > 旅游好去处

不看商业演出,广西山村一场真实的“还盘王愿”震撼我心

    > 跋涉三小时山路,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喘息声,直到看见那个藏在桂北深山中的瑶寨,我知道,这一趟来值了。

    当大多数游客在桂林阳朔观看商业民族表演时,我却不看商业演出,反而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山村里,经历了一场持续三天四夜的“还盘王愿”祭典,这一场真实的“还盘王愿”演出,非常震撼我心。

    没有舞台灯光,没有编排好的台词,只有师公们世代相传的吟唱、瑶族同胞虔诚的目光,以及那种能让灵魂共振的古老信仰。

    01 何为“还盘王愿”

    踏入瑶寨前,了解“还盘王愿”的由来是必要的。这远不止是一场表演,而是瑶族追溯历史、祭拜祖先的神圣仪式。

    据瑶族《过山榜》记载,瑶族先民在漂洋过海时遭遇风暴,于船中向始祖盘王许愿,随即风平浪静,转危为安。

    为感恩盘王庇佑,瑶族便有了“还盘王愿”的传统。这一习俗已流传千年,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还盘王愿”是瑶族人民祭祀其始祖盘王(盘瓠)的盛大节日。如今,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盛大集会,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以歌传情。

    02 “还盘王愿”仪式核心看点

    真实的“还盘王愿”祭典,是一场融合了信仰、艺术与社区凝聚力的文化盛宴。

    神圣的祭祀仪式

    整个仪式程序庄重复杂,大致分为起事、元盆祭兵良愿、盘王歌堂良愿和尾声四个部分。

    师公(瑶族法师)是整个仪式的核心。他们既是祭祀的领诵者、文化的传承者,也被视为天地人神的沟通者。

    在祭祀中,他们通过念经、献上三牲(猪、鸡、鱼)和五谷等仪式,再现盘王传说,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祈愿。

    古老的音乐舞蹈

    祭典中的瑶族舞蹈,如“出兵收兵舞”、“铜铃舞”、“捉龟舞” 等,都是在日常舞台上难以见到的。

    “三十六套做屋长鼓舞”更是瑶族长鼓舞的精髓,模仿建造房屋的三十六个动作,充满生活气息。

    《盘王大歌》是伴随“还盘王愿”中“坐歌堂”而产生的历史长歌。其手抄本有二十四段、三十二段和三十六段三种,歌词都在三千行以上,融汇了神话、传说、古事、生产等丰富内容。

    独特的傩戏表演

    傩戏《盘厨师》是仪式中极具特色的娱乐环节。它取材于祭祀中必备的猪祭,由一位巫师和四位厨师共同表演,通过吩厨、偷猪、杀猪、祭祖求愿等情节,再现祭祀准备过程。

    表演充满调侃和戏谑,引得观众哄堂大笑,在欢乐中祈求子孙发达、五谷丰登。

    03 如何前往与时机选择

    主要区域

    广西多个瑶族聚居区仍保留着“还盘王愿”的传统,例如: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来宾市,有“世界瑶都”之称。其中,大瑶山盘王界景区是体验瑶族文化的一个地点。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湘桂边界,其观音乡水滨村的瑶族同胞每年都自发组织盘王祭祀活动。

    贺州瑶族地区:如昭平县富罗镇瑶山村等地的瑶寨,也会举行相关仪式。

    交通方式

    这些瑶寨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自驾:是较为灵活的方式,但需做好应对崎岖山路的准备。例如,从南宁前往金秀,车程约4小时。

    公共交通:通常需要先到达县城,再转乘前往乡镇的班车,部分地方可能还需徒步一段路程才能抵达村寨。

    最佳时机

    官方节期: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是统一的盘王节。这时许多瑶族地区会举办庆祝活动,规模盛大,更容易遇到公开活动。

    非固定还愿:除了固定节期,瑶族家庭也会因祈福、还愿等需求,不定期举行“还盘王愿”活动。这类活动更具随机性,需要靠当地向导或村民提供信息。

    04 行程规划与准备

    行程建议

    建议至少安排3-4天的时间,以充分体验文化并应对山区交通的不确定性。

    示例行程:

    Day 1:抵达金秀县城,适应环境,参观当地的瑶族博物馆(如有),初步了解瑶族文化。住宿金秀县城。

    Day 2:前往瑶寨,与村民交流,寻找近期是否有“还盘王愿”活动的信息。即使没有正式仪式,也能体验瑶寨日常生活。住宿瑶寨民宿或返回县城。

    Day 3:若恰逢仪式,全天参与和观察;若无,可探访周边自然风光,如圣堂山或圣堂湖。住宿金秀县城。

    Day 4:返程,或在时间允许下前往如程阳八寨等其它侗族或瑶族风情点。

    行前准备

    心理建设:仪式可能持续多日,过程冗长,需保持耐心和尊重。

    物资准备:

    现金:山区寨子多无电子支付。

    衣物:山区温差大,备好保暖外套和舒适徒步鞋。

    充电宝:部分村寨供电不稳定。

    手电筒/头灯:用于夜间行走。

    驱蚊液和基础药品。

    05 文化尊重与拍摄须知

    参与这样的原生活动,尊重当地习俗是首要原则。

    ① 保持敬畏:仪式是瑶族同胞的神圣信仰,而非旅游表演。观察时保持安静,勿随意走动或触碰法器等神圣物品。

    ② 拍摄谨慎:务必事先征得同意,尤其是拍摄师公和村民肖像时。某些仪式核心环节可能禁止拍摄,务必遵守。

    ③ 行为得体:不随意打断仪式进程,不妄加评论。可准备一些小礼物(如水果、糖果)送给招待你的主人家,以示感谢。

    穿行在缭绕的烟火中,耳边是师公悠远的吟唱,我看着身旁八十岁的瑶族老人,他浑浊的双眼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泪光。

    那一刻我明白了,这不是一场供人观赏的演出,而是一个民族千年流浪史的回响。

    离别的清晨,浓雾锁住山峦。寨门渐渐隐没在雾中,而鼓声、铃声和吟唱声,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声明:

1.本文由广西途趣旅游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3383048922@qq.com

加载中~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lu20100777

服务时间:00:00-24:00,7*24/h